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丨屠宰场废水处理的方法

屠宰废水的主要来源


一、宰前环节
圈栏冲洗:冲洗牲畜圈栏和待宰区产生的废水,含有粪便、饲料残渣、毛发等污染物;
宰前淋洗:对牲畜进行宰前体表清洗产生的污水。

二、屠宰加工环节
放血与沥血:宰杀放血工序产生大量含血污水,呈现血红色特征;
烫毛与脱毛:使用60℃左右热水烫毛产生的废水,含有毛发、表皮碎屑等悬浮物;
内脏清理:剖解取出内脏时产生的含肠胃内容物、油脂的污水;
胴体冲洗:清洗分割后的动物胴体产生的废水。

三、副产品加工环节
炼油工序:动物油脂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含油脂废水;
肉制品加工:腌制、熏烤等工序产生的含盐分、添加剂的废水;
冷冻机房:设备冷却水与场地冲洗废水。

四、其他来源
车间地坪冲洗:屠宰车间日常清洁产生的混合污水;
生活污水:厂区办公楼、卫生设施排放的生活废水。

关键污染特征:废水含有血污、碎肉、骨渣、毛发表皮、内脏残留物及动物粪便,具有高浓度有机物(COD约2000mg/L)、高氨氮(约180mg/L)、高悬浮物(SS约1000mg/L)的"三高"特性。

屠宰废水的特点
      主要包括高浓度有机物、高悬浮物、高氮磷含量、明显的颜色与气味特征,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风险。


屠宰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
      屠宰废水处理的核心流程包括预处理、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及消毒,需结合水质特点选择组合工艺以确保达标排放。


处理工艺流程解析


1.预处理: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油脂

.格栅: 拦截毛发、碎肉等较大杂质(常用粗、细格栅组合),防止堵塞后续设备;
.沉砂池/隔油池: 分离砂粒和浮油,降低后续处理负荷;
.调节池:均衡水质水量,避免冲击后续生物处理;
.混凝气浮或沉淀:通过化学药剂(如聚合氯化铝)加速悬浮物和胶体凝聚去除。


2.生物处理:降解有机物和脱氮除磷

.厌氧阶段(如UASB、水解酸化):分解高浓度有机物(COD去除率可达85%),产生沼气并降低后续好氧负荷;
.好氧阶段(如活性污泥法、生物接触氧化):进一步氧化有机物,去除氨氮和磷,常见AO工艺或SBR工艺;
.针对总氮超标问题,通过控制碳氮比、调整缺氧/好氧区域实现生物脱氮。


3.深度处理:确保水质稳定达标

.混凝沉淀或过滤:采用砂滤、活性炭或膜技术(如MBR)去除残余污染物;
.化学沉淀:如总磷超标,投加铁盐或铝盐生成沉淀。


4.消毒处理:杀灭病原微生物

.二氧化氯或紫外线:高效消毒且无二次污染,确保出水安全。


技术规范及注意事项

.处理工艺需符合《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》(HJ2004-2010)要求;
.低浓度废水(COD≤1000mg/L)可直接采用生物处理,高浓度废水需组合工艺(如水解酸化+好氧)以提高效率;
.需定期监测水质参数(COD、氨氮、总磷等),及时调整运行条件。


标签:屠宰废水处理 屠宰场 屠宰废水处理方法工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