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空镀膜行业废水处理工艺
真空镀膜行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对基材的清洗、镀膜工艺及设备清洗等环节,其特点包括污染物种类多、处理难度高。
废水来源
基材清洗废水:清洗基材表面残留的有机溶剂或无机污染物。
镀膜工艺废水:真空镀膜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(如三氯乙烯、四氯化碳)和酸碱溶液(如盐酸、硫酸)作为反应介质或清洗剂。
设备及地面清洗废水:刷洗设备、冲洗车间地面等产生的废水。
废水特点
污染物复杂:含重金属(如铬、镍)、有机物(溶剂、清洁剂)、酸碱物质及悬浮颗粒。
毒性高:部分污染物(如氰化物、重金属)具有致癌或致突变风险。
处理难度大:需结合化学沉淀、活性炭吸附、电解法、膜处理等技术进行净化,且部分污染物难以通过常规生化方法降解。
真空镀膜行业废水处理需针对其特点采用分质处理工艺,核心包括预处理、深度处理及回用系统,具体处理技术如下:
预处理阶段
pH调节:通过加酸或碱将废水pH调整至中性,平衡后续处理效率。
混凝沉淀:使用混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)促使悬浮物形成絮体,配合砂滤去除杂质。
深度处理阶段
高级氧化:臭氧氧化或Fenton反应分解有机污染物(如有机溶剂)。
膜分离技术:反渗透(RO)、纳滤(NF)等去除溶解性固体及重金属离子。
回用与排放
回用水质标准:根据生产需求调整,通常需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一级或二级标准。
离子交换:去除残留金属离子(如镍、铬等),确保排放安全。
工艺特点
间歇性生产:多生产线导致水量波动±40%,需配备调节池缓冲。
络合态重金属:采用螯合剂破除EDTA等络合物后,再通过沉淀或膜技术去除。
有机物处理:活性污泥法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,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低浓度场景。
标签:真空镀膜 废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
